中央空調水系統中的微生物(如細菌、真菌、藻類、軍團菌等)危害極大,不僅會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,還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造成嚴重威脅。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說明其危害:
- 
  致病微生物感染
- 軍團菌:最具代表性的危害,可通過空調送風系統進入室內空氣。人體吸入后可能引發軍團病,癥狀包括高熱、咳嗽、呼吸困難,嚴重時可導致肺炎、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,尤其對老年人、免疫力低下者風險極高。
 - 其他致病菌:如大腸桿菌、葡萄球菌等,可能引發呼吸道感染、過敏反應(如哮喘、鼻炎),或通過接觸被污染的冷凝水導致皮膚感染。
 - 真菌與霉菌:產生的孢子和代謝產物(如霉菌毒素)會刺激呼吸道,引發過敏或加重哮喘,長期暴露可能增加肺部疾病風險。
 
 - 
  空氣品質惡化
- 微生物滋生會產生異味,與灰塵、污垢結合形成生物氣溶膠,降低室內空氣質量,導致 “病態建筑綜合征”,表現為頭痛、乏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。
 
 
- 
  生物黏泥(生物膜)的影響
- 微生物在管道、換熱器表面形成生物膜,會降低傳熱效率(熱阻增加),導致空調制冷 / 制熱效果下降,能耗增加(據統計,嚴重生物污染可使能耗上升 20%-50%)。
 - 生物膜與水垢、鐵銹結合,會加速管道和設備的腐蝕(如碳鋼管道腐蝕速率可增加 1-3 倍),縮短使用壽命,增加維修成本(如換熱器堵塞、管道泄漏等)。
 
 - 
  堵塞與水流不暢
- 藻類和真菌在冷卻塔、水箱等敞口部位大量繁殖,可能堵塞濾網、管道和噴淋裝置,導致水循環受阻,系統壓力失衡,甚至引發設備停機。
 
 
- 維護成本上升:為控制微生物污染,需頻繁進行清洗(如化學消毒、機械沖洗)、更換濾網、投放殺菌劑等,增加人力和物料成本。
 - 設備更換提前:長期微生物腐蝕和堵塞會導致關鍵設備(如冷凝器、冷卻塔)提前報廢,更換成本高昂(一套中型中央空調設備更換費用可達數十萬元)。
 - 法律與聲譽風險:若因空調微生物污染導致群體性健康事件(如軍團病爆發),企業可能面臨行政處罰、法律訴訟,以及品牌聲譽的嚴重受損。
 
- 過度使用化學殺菌劑(如氯系、季銨鹽類)可能導致廢水排放超標,污染土壤和水體,破壞生態環境;部分殺菌劑揮發后還會影響室內空氣質量。
 
  中央空調水系統微生物的危害是多維度、連鎖性的,從人體健康到設備壽命,從經濟成本到環境安全均有涉及。因此,定期進行微生物檢測(如軍團菌、異養菌計數)、規范清洗消毒、優化水處理方案(如添加緩蝕阻垢劑、紫外線殺菌)是避免危害的關鍵。